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樱桃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_国产乱码精品_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專家文章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杜品圣:自動控制系統是智能制造的“雞蛋”還是“石頭”

發布時間:2020-04-27 12:06:09

當前我們在討論中國的智能制造實現之路時,同樣也要考慮從自動化制造轉變為智能制造時,什么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雞蛋”(內因)。什么是實現智能制造的“溫度”(外因)。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溫度”的作用,而不考慮其本質的內因。那么再好的外部條件也不能實現本質的變化。本文想利用《工控百家談》發表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大家商討。

編者按:

什么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內因?IT-OT如何融合?自動化這幾十年發生了哪些變化?智能制造時代下PLC需要如何自身變革?PLC為何要嵌入AI?請看杜博士的長文。


雞蛋在合適的溫度上可以轉化為雞子,而最適當的溫度也不能將石頭轉化為雞子。這說明了什么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即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而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

當前我們在討論中國的智能制造實現之路時,同樣也要考慮從自動化制造轉變為智能制造時,什么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雞蛋”(內因)。什么是實現智能制造的“溫度”(外因)。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溫度”的作用,而不考慮其本質的內因。那么再好的外部條件也不能實現本質的變化。本文想利用《工控百家談》發表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大家商討。

一、智能制造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互聯網技術進入制造領域,使得自動化制造升級為智能制造成為可能

當前,我們已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以不可阻擋的潮流進入各行各業,給各行各業的變革帶來強大的動力,同時也對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智能制造的概念誕生了。智能制造的目標就是對目前的生產制造模式進行轉型升級,即智能制造生產模式有以下幾方面的變革和提升:

1. 智能制造延伸了生產制造的含義,從單純的生產制造鏈延伸到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它即考慮了產品的質量、成本,同時又考慮了企業內部的運行模式、企業的應變能力以及企業在市場和客戶中的定位等,無論是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還是營銷與服務都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推行用戶體驗式的設計,制造和服務的一體化,這樣形成研發,制造和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制造生產模式。

2. 智能制造實現了數字一體化的生產模式,產品的數學化,制造的數學化和管理的數字化保證了人,機和產品之間的無縫連接。制造信息流,管理信息流及研發和客戶信息流可以在控制系統中進行通訊和交換。這樣的生產制造系統具有自適應功能,柔性靈活、快速重構的智能化的特點。

3. 智能制造生產制造模式的內容也有了新的含義。

金字塔結構

自動化制造的金字塔PLC系統

智能制造的金字塔PLC系統

管理層

對控制數據進行顯示

產品生命周期的分析管理和總結

控制層

對控制數據進行處理

對研發端,制造端和服務端數據處理

現場層

進行控制數據的采集

現場數據的采集具有可觀,可測,可控和可通訊性


顯而易見,目前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是不能完成這些任務的。 我們必須依靠外力,即考慮如何將當今日益發展工業互聯網應用與工業領域,如何將IT技術真正的能引進到控制領域,從而使的智能制造成為可能。

溫故而知新,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近三十多年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歷史:

1. 上世紀80年代,當RS232的串聯通信技術廣泛地運用在計算機領域的時候,自動化領域的工程師們馬上對這種技術進行了分析,消化和變革,針對工業通信傳輸安全和工業工況環境的可靠性和抗干擾的要求,發展性地采用了RS485雙工差分式雙絞線的現場總線傳輸通信(物理層)的標準,并且創造性地對ISO/OSI七層協議通信進行了簡化(物理層,數據層直接到應用層),在拓撲結構上又對串行通信協議的信息內容和使用格式進行了擴展,產生了環形網絡拓撲(Interbus)和線性網絡拓撲(Profibus)結構的現場總線自動化通信技術,成功地將當時串行通信技術運用于工業控制領域。成為自動化融合通信技術的一個典范。

2. 上世紀90年代,PC技術風起云涌,自動化工程師又大膽地改革了PLC控制器的硬件結構,大量地將Window的軟件環境運用到自動控制系統中去。特別對傳統的PLC編程語言(IEC61131)進行了改進,采用了高級語言(如C語言)進行了編程,這種編程方法也日益地被專業人員所接受。使得以PC為基礎的PLC控制器也成為自動控制系統的一個主流。

3. 而在21世紀初,以太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候,自動化工程師馬上取其精華,實現了工業以太網和工業實時以太網,以太網技術成功地與工業自動化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大地提高了控制系統的性能,功能和應用范圍。成為自動化人的自豪和佳話。

通過以上三段歷史的回顧,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

所謂的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都是以自動化本身的改革為主導,大膽地融合了不同時代出現的不同技術,如果沒有自動化本身變革的內因發生變化,就不會有工業自動化技術發展的今天。

這是我想起中國的一句古話:以史為鑒。所以只有了解事物的過去,才能知道事物的今天。只有知道事物的今天,才能預測事物的明天。

而今,當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要進入生產制造領域時,IT領域的專家們成為改革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主導者,他們希望通過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工業場景上來實現IT融合OT。實際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產生是在云平臺的基礎上疊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實現海量數據匯聚與建模分析、工業經驗知識軟件化與模塊化、工業創新應用開發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