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雙碳征程,在追求實現自身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為促進全社會的碳中和進程貢獻力量。從開展溫室氣體盤查摸清“家底”,到公開減排承諾彰顯氣候雄心;從制定行動路線落實減排規劃,到推進綠色低碳實踐提升減排成效;三年來,企業的碳中和行動逐步走向縱深。
我們將這種對能源效率的重新理解定義為“能源效率2.0”,對于我們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愿景,這是最快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樂觀的是,我們已經掌握了必要的技術。我們不需要魔法,而需要立即采取行動,推出相關政策,以加速相關解決方案的實施。
數字碳中和優秀企業實踐案例集 工業篇(2024年) 點擊下載
案例集遴選了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流程制造業、電子信息、機械等離散制造業和數字產業優秀企業在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從案例簡介、技術應用、賦能效果等方面介紹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徑模式,助推數字技術在工業領域賦能場景的應用落地,助力我國新型工業化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報告系統梳理了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科學內涵和演進脈絡,厘清綠色低碳與發展的辯證關系,總結國際工業脫碳經驗及對我啟示。選取鋼鐵、石化化工、建材三個重點行業,分行業分析碳排放現狀和減碳挑戰,提出低碳發展具體路徑和策略,繪制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技術體系、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最后從強化減碳責任、政策引導、技術創新、需求牽引、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氣候變化問題正在成為撬動全球能源轉型乃至國際秩序調整的重要杠桿,走向綠色低碳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經濟社會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深度調整、能源版圖深刻改變,國內產業重構加速演進、新型能 源體系加快構建。
在“雙碳”目標和“數字中國”愿景的雙重驅動下,數字孿生城市結合城市碳排放監測和低碳技術,將成為推動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以及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雙碳”戰略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數字化轉型是達成“雙碳”戰略的必要技術選擇。
研究中國電力企業低碳轉型實踐情況,對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彰顯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低碳成色、更好滿足全社會日益增長的綠色電力消費需求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碳中和政策與實現路徑: 碳中和政策解讀 企業碳中和行動及實現路徑
本報告分析了中國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到80%時,對成本、可靠性、排放量、公共健康和就業等方面的影響。電力行業對于中國的全經濟脫碳至關重要,因此實現2035年非化石能源、無碳排放發電占比達到80%,將助力中國達成2060年碳中和目標。
中國的新型儲能產業,目前還處在從研發示范到商業化發展初期的一個過渡時期。目前已經在整體解決方案、配套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落地示范項目的建設、商業模式的探索,以及相關政策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并且新型儲能的市場應用規模在穩步擴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在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