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標準編制工作組成立
發布時間:2023-11-22 11:19:29
為貫徹落實相關合作任務,推動《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順利開展,在10月20日北京舉辦的“2023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峰會暨聯盟年度大會”期間,召開了《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標準編制工作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組會議。
中國科學技術部與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于2018年簽署《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成立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標準”列為重點合作領域之一。為貫徹落實相關合作任務,推動《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順利開展,在10月20日北京舉辦的“2023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峰會暨聯盟年度大會”期間,召開了《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標準編制工作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組會議。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國機智能技術研究院、石化盈科、西門子、菲尼克斯、三菱電機等國內外智能制造科研院所與企業的75名專家參會。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委會(SAC/TC124)秘書長、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副總工王春喜主持了本次會議。
在峰會主論壇上,舉行了《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標準編制工作啟動儀式。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孫鍵、儀綜所所長歐陽勁松、菲尼克斯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斌、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學院副書記魏旻等專家作為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在工作組會議上,儀綜所標準與檢測中心副主任丁露作為工作組組長,介紹了標準的編制背景、主體框架及核心內容。與會專家圍繞標準框架與內容進行了認真討論,對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指標、評測方法、使用場景等提出多項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基于“十三五”期間已被企業廣泛應用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等優秀成果,結合“十四五”智能制造新的發展要求,規定了智能制造效能評測的原則、指標體系、方法、報告和持續改進等內容,以指導企業在智能制造規劃過程中或智能制造工程實施后對企業相關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測。
智能制造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按照系統推進智能制造工作的統一部署,SAC/TC124聯合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等單位,共同組織國內外智能制造優勢力量,啟動編制《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標準,旨在進一步完善智能制造評估認證體系,調動企業內生動力,應用智能制造技術持續開展數字化轉型,以智能制造實施效果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科學量化評價為抓手,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問題,推動智能制造走深走實,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持續發力。
來源: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