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樱桃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_国产乱码精品_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動態

《2020科技趨勢報告》重磅發布:通向未來的九大趨勢

發布時間:2020-04-22 14:21:28

近日,美國研究機構「未來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發布了《2020年科技趨勢報告》,預測了通向未來的九個趨勢,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這些趨勢將開始進入主流并從根本上改變商業,地緣政治和日常生活。根據報告,未來世界科技產業將由中國、人工智能等趨勢塑造。

近日,美國研究機構「未來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發布了《2020年科技趨勢報告》,預測了通向未來的九個趨勢,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這些趨勢將開始進入主流并從根本上改變商業,地緣政治和日常生活。根據報告,未來世界科技產業將由中國、人工智能等趨勢塑造。

《2020科技趨勢報告》由未來今日研究所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主任艾米·韋伯(Amy Webb)教授共同撰寫,這次已經是第 13 年發布。該報告是迄今為止最廣泛,最有力的報告,不僅預測了科技領域的趨勢,還將揭示各行業與趨勢之間的聯系,具有戰略指導作用。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報告中提到的九個趨勢。

一:合成技術會逐漸走向主流

從基因工程 DNA,到以植物為基礎的豬肉香腸,我們在生物合成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從2020年開始,合成技術會逐漸走向主流。在生物學領域,科學家能夠在一系列宿主細胞中進行分子級別的改造,這些將對疫苗研發、組織生產帶來巨大改變。

通過合成技術生產出的食品也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比如人造鵝肝、源自植物的冰淇淋、通過實驗室分子配比產出的威士忌等。

新的商機也伴隨著戰略風險,比如生物科技的道德問題、合成材料的安全問題、社會的接受度等。

二:音頻增強現實讓用戶“聽”到世界

不僅會有視頻增強現實,還會有音頻增強現實(AAR)。所謂音頻增強,就是智能眼鏡跟智能耳機相連接,給用戶帶來更便捷的體驗。智能眼鏡能夠判斷方位,通過耳機給用戶指引路線,發出通知,或者提醒用戶當前看到的人是誰。

AAR 不僅可以幫助跑步者保持安全,還可以替代傳統助聽器。智能眼鏡看起來不會再和傳統的 Google Glass 一樣,而是可以在路邊的眼鏡店中更換各種時尚的鏡架。

目前,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和 Facebook 均進入了這一賽道,并開始了產品路線的設計。相應的 AAR 生態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并將對眼鏡框架、處方鏡片、助聽器和傳統耳機的市場領導者發出挑戰。

三:“人工智能+數據”將像水電一樣輸送到戶

數字化轉型植根于兩個關鍵領域:人工智能和數據。IBM,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都在開發新的服務和工具,比如云計算平臺,企業應用的RPA機器人,以GPU為基礎的AI算法。亞馬遜即將推出的項目AWS For Everyone,也就是一種低代碼甚至無代碼的平臺,把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公司數據來創建應用程序。

在未來,我們使用“人工智能+數據”服務將像使用自來水一樣方便。

四:中國有望重塑世界秩序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可能正在放緩,但認為中國正在逐漸失去影響力將是一個錯誤的判斷。中國的企業和政府正在全面合作,以使其在 2030 年之前成為全球主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除北美以外,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各大洲的主要出口國。它的進口也很重要:今年中國應該也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預計收入將達到 100 億美元。

中國還擁有快速發展的中產階級,受過良好教育和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以及執行長期計劃的政府。 

與中國相比,美國擁有眾多組織和中心,但是,這些機構 “缺乏機構間合作和協調的努力”,在行動目標、研發工作安排和資金周轉方面存在不協調的情況。

在2020年,中國在很多領域會繼續保持優勢地位,甚至可能實現超越,包括數字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數據算法,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

五:智能家居與辦公進一步發展

如今,以人工智能為動力的數字助理,家庭安全系統和語音控制的智能硬件正在面向大眾進行定價和制作。下一代網絡基礎設施會加快采用速度,我們身邊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傳感器、攝像頭、智能設備。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最終由哪些公司在臺后操縱這些設備,以及這些公司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方式,會引發社會公眾的爭論。

到 2025 年,網絡基礎設施的全球市場規模可能達到 2140 億美元。隨之而來的一個會引發社會公眾爭論的問題就是,最終由哪些公司在臺后操縱這些設備,以及這些公司將如何收集和處理數據。

六:用數據來做決策

維持自動化系統的正常工作,需要我們的數據和決策框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就為IT公司貢獻了大量的數據,用于分析用戶的個人愛好、判斷用戶的選擇傾向甚至是預測用戶將采取的行動。

在未來,獲取數據的方式將進一步爆發:我們走路的姿勢,我們的人體骨骼架構,我們說話的音調,信用卡債務,旅行習慣,這些海量的數據都會被收集起來。而自動化系統,將會根據我們的數據來為我們做出決定或做出關于我們的一些決定,比如,在電子商務網站上向我們展示的價格是多少等。在未來,監管機構將對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方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七:社交媒體將進一步受到管制

目前,誤導性和虛假性的信息已經污染了互聯網和我們的社交媒體渠道,而我們無法輕易對其進行區分。某些地區和政府人員也頻繁利用社交媒體引起大眾的恐慌,這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來進行規范或治理。

在未來,保護公眾的安全意識將會得到政府重視。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反制措施,比如超過400個美國警察局與亞馬遜合作,使用AI識別技術對平民的日常活動進行監測。在未來更多的應對措施會提上日程。

八:過去無法遺忘,現在毫無隱私

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帶來的一個后果就是我們無法真正刪除我們的過去。2010年,歐盟有一個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核心內容就是「被遺忘的權利」。人們應該能夠對每一個處理他們個人數據的網站或服務擁有知情權,用戶同意之后才能顯示相關內容,他們也應該有權要求網站刪除他們所有的數據。

但是,Google只是“部分遵守”了歐盟的提議。2019年,在歐盟與Google的爭議訴訟中,Google勝訴。這使得未來的個人很難要求從互聯網搜索中刪除關于他們的負面或誤導性信息了。

一位 Google 搜索小組成員直率地說:“我們不是提供真相的搜索引擎。”一切就像加利福尼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的教授 Eumi Lee 所說的:“社會必須意識到,數字時代的隱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脆弱。”

:新技術將重建信任生態

目前,造假視頻、虛假音頻、虛擬圖像被不法分子利用,已經形成了信任危機。在未來,政府、IT公司、社會各界會努力重建人們的信用。同時,世界各國政府會針對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進行探討,對這些新興技術進行法律規制。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增強和確保我們的信任體系。

來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