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窗口期,如何布局新制造
發布時間:2020-04-23 10:15:29
今年伊始,中央會議多次提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基建被寄望成為我國穩投資、調結構、擴內需的關鍵新引擎。從整體來看,新基建戰略帶來的不僅是基礎設施的重新定義,更將帶來新載體、新產業的變革。
今年伊始,中央會議多次提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基建被寄望成為我國穩投資、調結構、擴內需的關鍵新引擎。從整體來看,新基建戰略帶來的不僅是基礎設施的重新定義,更將帶來新載體、新產業的變革。
新基建、新載體、新產業構筑“鐵三角”
新基建將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向制造業等傳統產業滲透,為傳統產業賦能更多核心要素,推進產業流程創新、提升生產效率,從而助力新制造等新產業變革。不僅如此,產業園區、產業城、產業基地等產業集聚載體,作為鏈接產業要素資源與產業鏈條的重要環節,也將在新基建戰略的帶動下提升為新載體,成為新基建釋放潛能、催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紐帶。在區域層面,新基建、新載體、新產業將形成閉環,構筑“鐵三角”,激發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潛力與活力。
圖1 新基建、新載體、新產業構筑“鐵三角”
新基建與新載體相輔相成。新基建助力提升新載體核心能力。傳統產業載體聚焦于對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的整合協同,從發展現狀來看,產業載體對技術的統籌把控稍顯滯后與無力。而新基建將有序補足新載體在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底層技術環節的短板,實現核心技術能力質的提升。新基建少不了新載體的助力。我國數字新基建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全國5G基站建設規模接近16萬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已建成運行,數據中心資源復合增長率在30%以上。不過新基建需要新載體對5G、工業互聯網等底層技術資源進行整合創新,以公共技術服務形式向企業輸出,便于企業更高效、更便捷地使用新基建資源。
新基建、新載體支撐新產業高水平集聚發展。新基建將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引領作用,凸顯數據這一核心關鍵要素,從生產方式、組織管理和商業模式等維度重塑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界跨專業、跨領域、跨環節的多維度、深層次合作與聯合攻關,實現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持續轉變,推動新產業興起。新載體將發揮科學高效的資源整合作用,匯聚產業實體,打造完備互補的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承接新產業發展重任。
新產業為新基建提供不竭的供給。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數字新基建,本身就是前沿數字產業。推進數字新基建統籌布局,亟需不斷發展壯大這些前沿數字產業。新制造等新產業的發展,帶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將為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產業提供必要且扎實的產業保障,實現底層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制造裝備的迭代,實現產品的深層創新、應用的更廣域挖掘,為新基建提供不竭的供給。
新制造迎來新基建與智造新載體的助力
制造業數字轉型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不過傳統的制造企業在實現數字化轉型時總體進展不甚順利。根據埃森哲出具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80%的中國企業正在嘗試通過數字技術讓企業運轉變得更加高效,不過僅有4%左右的企業真正釋放了數字化的潛力。
新基建將催生新制造。新基建將促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加速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融合應用,全面提升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能力、網絡化能力和智能化能力,實現生產運營全過程數據貫通、生產資源全要素網絡協同和生產活動全場景智能應用,實現制造業發展從量的積累、點的突破逐步轉為質的飛躍和系統能力的提升,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智造新載體將成為新制造的主戰場。智能制造類產業載體作為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重要承載地和孵化器,當前正發展迅速。根據《世界智能制造中心發展趨勢報告(2019)》統計,我國共有537家智能制造類產業載體,范圍涉及全國27個省市。從載體類別看,主要有產業園區、產業城、特色小鎮、基地等。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類產業載體將與數字新基建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載體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專業技術服務支撐能力,從而以智造新載體的姿態去迎接新制造發展帶來的挑戰。
構建產業、運營雙體系,推進智造新載體建設
地方政府推進智造新載體建設,應在新基建頂層設計統籌下,充分研判本地制造業數字化基礎及前沿數字產業基礎,以及區域周邊乃至國內外市場前景,科學規劃智造新載體建設定位,以產業布局、載體運營為兩條主線,高標準高規格規劃本地智造新載體建設發展思路。
圖2 智造新載體產業體系
建立統籌全局、重點突出的智造產業體系。應立足全球視野,深入剖析先進制造全產業鏈,充分研判國內外先進制造市場前景,以“半導體制造——智能裝備制造——通信網絡制造——分領域設備制造”的產業縱向推進思路,支持打造下一代半導體制造產業集群、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終端制造產業集群,逐步拓展軌道交通、汽車等分領域設備制造方向,并圍繞先進材料、基礎元器件、關鍵零部件及關鍵系統、整機及終端等核心環節,開展產業集群上中下游布局。
圖3 智造新載體運營體系
建立“四鏈協同”的智造新載體運營體系。對接區域層面新基建整體戰略,將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數字新基建資源引入智造新載體,充分融入創新鏈、產業鏈,全方位提升智造新載體核心能力。同時,保障產業發展資金,健全產業人才隊伍,持續強化資金鏈、人才鏈對創新鏈、產業鏈的支撐效應。統籌推進產業創新人才資金四鏈協同,為智造新載體構建創新能力突出、保障能力出色的運營體系。
新基建戰略下,新載體與新產業勢必將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研究清楚新基建、新載體、新產業的關聯,新載體的特點及建設思路,對地方數字經濟乃至整體經濟發展都至關重要。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石,以智能裝備制造、前沿信息設備制造為代表的新制造更將是未來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地方政府應緊抓新基建戰略關鍵窗口期,及早開展新制造業布局規劃,科學有序推進智造新載體建設,逐步釋放新基建潛能,為地方數字經濟發展謀劃新藍圖。
作者簡介
王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與產業載體建設運營研究工作,并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提供專業咨詢。
聯系方式:wangqiang1@caict.ac.cn
謝智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副主席,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研究部主任。專注于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園區規劃研究工作,從事相關研究工作十余年,并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提供專業咨詢。
聯系方式:xiezhigang@caict.ac.cn
陳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研究部工程師。主要從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人工智能等智能產業研究和咨詢工作,并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提供專業咨詢。
聯系方式:chensi1@caict.ac.cn
蘇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研究部工程師。主要從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通信領域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及相關研究工作,并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提供專業咨詢。
聯系方式:sule@caict.ac.cn
來源:中國信通院CA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