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樱桃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_国产乱码精品_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動態

科技部與重慶共建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

發布時間:2020-07-22 15:56:15

近日,科技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在重慶醫科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正式揭牌。

近日,科技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在重慶醫科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正式揭牌。

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6月28日,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袁家崗校區第二教學樓316會議室舉行。重慶市政府副市長熊雪,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凌凡,市科技局局長許洪斌、一級巡視員徐青,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覃正杰,市衛健委副主任周林,學校黨委書記劉宴兵、校長黃愛龍,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智彪出席揭牌儀式。副校長楊竹主持儀式。

徐青宣讀了科技部、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批文,并為王智彪教授頒發了實驗室主任聘書。

在熱烈的掌聲中,熊雪、許洪斌、劉宴兵、黃愛龍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劉宴兵代表學校致辭,對市委市政府,市科技局、市教委、市衛健委等部門對學校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劉宴兵簡要回顧了重慶醫科大學的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超聲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在搶占國際前沿制高點、培養和輸送專業技術人才、推動微無創醫學學科發展、培育微無創醫療裝備產業、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劉宴兵表示,學校將繼續整合全校資源、舉全校之力,全力支持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爭取早日將實驗室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微無創醫學研究高地,希望實驗室繼續傳承和發揚好“西遷精神”,牢記初心使命,精準聚焦國家和行業需求,銳意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提升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充分發揮好在科技創新中心、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西部醫學中心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人民健康、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王智彪介紹了實驗室的建設歷程和運行情況。實驗室以領先國際的超聲治療技術為主線,圍繞強聲學與聲學效應、多模態影像監控與智能精準治療、超聲治療臨床研究與大數據三個研究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與地方經濟社會需求,成功搭建了以超聲治療為代表的微無創醫學學術和技術平臺。

迄今為止,實驗室研制的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海極星超聲波婦科治療儀等系列超聲治療設備已獲38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準入,出口了26個國家和地區,在英國牛津大學丘吉爾醫院、德國波恩大學醫院等2800余家醫療機構應用,治療腫瘤患者超過15萬例、非腫瘤患者200余萬例。

王智彪表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堅持以“立地頂天”為發展定位。“立地”方面:一是在32年原始創新積淀及18年國重培育的基礎上,堅持把原創性超聲治療成果寫在祖國(世界)大地上,服務于人民健康、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志在成為高水平人才匯聚、培養、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頂天”方面:一是攻關高能聲學和聚焦超聲外科重大科學問題的創新平臺建設;二是持續引領超聲治療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力爭形成超聲治療的中國(全球)方案,保持我國在超聲治療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繼續依托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由大產業拉動大科學發展,同時通過進一步地大科學研究,托起原始創新產業集群。

市科技局和學校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骨干成員和媒體代表參加揭牌儀式。

據介紹,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于2002年12月獲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為省部共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在科技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科技局、市教委、市衛健委等部門的協同推動下,經過18年的培育,于2020年3月獲科技部與市政府聯合發文批準依托重慶醫科大學建設省部共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重慶交通大學—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年6月28日下午,市政府副市長、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熊雪一行來到重慶交通大學雙福校區,為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凌凡,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許洪斌,市科技局一級巡視員徐青,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覃正杰,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中祝,市交通局科技處處長蒙華;學校全體在家校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周建庭副校長主持揭牌儀式。

重慶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李天安代表學校,向熊雪副市長一行蒞臨學校表示誠摯歡迎,向長期以來給予學校關心指導幫助的高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市教委、市交通局等市級有關部門表示衷心感謝。李天安表示,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揭牌,標志著學校在科技創新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學科專業建設上邁上了國家級新平臺,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入了跨越式新征程;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是重慶交通大學責無旁貸的光榮使命。

李天安匯報了學校依托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的下一步發展思路舉措,承諾將舉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賦能添智高新區、科學城建設中展現新作為,在融入服務交通強國、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藏鐵路等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中實現新突破。

市科技局一級巡視員徐青宣讀了批文、并為實驗室主任(周建庭)頒發聘書。副校長、實驗室主任周建庭圍繞實驗室建設目的定位、目標任務、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內容、隊伍與能力建設、組織架構與運行管理、經費投入與保障措施,對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作詳細匯報,懇請與會領導、專家全方位、多角度大力支持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持續向好發展。

市政府副市長、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熊雪,市科技局局長許洪斌,重慶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李天安,重慶交通大學校長唐伯明共同為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據了解,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于2010年獲科技部批準,納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劃。實驗室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周建庭擔任實驗室主任,主要針對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復雜環境和條件,開展山區橋梁結構行為與控制、山區橋梁智能監測與先進維護、山區隧道力學行為與運營安全三個方向的研究。

地形地貌險峻、地質環境復雜、氣候條件嚴酷、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如何安全建橋與防災減災;在高溫差、高濕差、高鹽堿、高紫外線等條件下,如何實現橋梁的安全與耐久使用;在高寒、高地溫、高水壓、高地震烈度、高地應力等條件下,隧道如何安全建設和運營等,這些都是實驗室研究的重點問題。目前,實驗室已累計投入超過2.5億元,建設超過2萬平方米的試驗場地,打造了國際領先的山區橋隧結構環境/荷載綜合試驗平臺及全國領先的隧道及地下結構三維模型試驗平臺。近5年先后承擔縱向科研項目28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8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

周建庭表示,今后,實驗室還將持續開展科研能力建設,包括建設國際領先的大跨拱橋試驗平臺、橋梁主動風洞試驗平臺等,建成完備的山區橋隧高端試驗平臺,引進培育4-6位院士等高層次人才,建設三支高水平創新團隊,在理論和技術上支撐新的9座世界第一的重大橋梁和隧道工程,持續開展科技創新,繼續保持我國拱橋水平世界領先的地位,為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維提供重要支撐。

揭牌儀式后,熊雪副市長一行與相關領導、專家實地考察指導了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橋梁實驗樓、隧道實驗樓),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朝涪河段4.5米水深提升工程試驗基地、三峽水運新通道試驗基地),詳細了解實驗室平臺及學校建設發展現狀成就。

高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市教委、市交通局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學校相關部門及學院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并見證揭牌。

來源:重慶醫科大學、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