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樱桃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_国产乱码精品_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動態

2025年工業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290億美元

發布時間:2020-11-18 10:45:07

據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報告,工業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8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9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8%。工業4.0和物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據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報告,工業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8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9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8%。工業4.0和物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與此同時,COVID-19大流行的爆發對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等許多行業的增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石油和天然氣是工業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最終用途行業。由于采用了COVID-19,整個石油和天然氣價值鏈中的許多進行中或新項目可能在項目執行,計劃和風險管理方面面臨許多挑戰。由于大流行,包括液化天然氣,石化以及石油存儲和煉油廠在內的各個領域的2000多個EPC油氣項目不得不暫停或推遲。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預測,油價下跌25%可能會導致全球油氣投資減少300億美元。

汽車和運輸業也是工業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最終用途行業。由于COVID-19大流行,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停止生產汽車。

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和汽車以外,由于大流行,世界上許多其他行業,包括發電和采礦業,都已暫停了幾乎所有國家的生產活動。預計這將降低對工業傳感器的需求,并在預測期內顯著影響市場增長。

解讀工業傳感器的市場動態

驅動因素:工業4.0和IIoT的日益普及

工業4.0革命已經開始,在當前行業中使用新的破壞性技術的好處越來越明顯。AT&T和Google等技術巨頭也紛紛涉足工業4.0解決方案。   工業物聯網(IIoT)是物聯網的一個子類別,用于工業目的,例如制造和供應鏈的監視與管理。IIoT的使用不斷增長,預計將推動包括汽車和醫療保健在內的大多數行業對傳感器的需求。傳感器技術與計算能力相結合,為客戶提供了更高生產率的解決方案。

制約因素:價格競爭市場

許多工業傳感器都是為制造商或系統供應商定制的。它還不是商品。取決于應用,傳感器的規格變化,這增加了傳感器的成本,并且由于缺乏大量生產,傳感器制造商不能降低成本。但是,OEM希望傳感器制造商以較低的成本提供最佳技術。這就增加了傳感器制造商的定價壓力,因為它們不得不降低利潤。

機會:在多個制造業中使用智能傳感器

考慮到智能傳感器在工業自動化和樓宇自動化中的使用,由于其能夠監測和處理振動和噪聲信號的能力,這些傳感器在石油化工,半導體,食品加工和運輸等其他行業中的需求也在增長。智能傳感器具有收集,傳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它們能夠檢測機器的運行狀況并預測其故障的可能性,從而幫助制造行業減少維護成本,并通過最大程度地減少停機時間來節省更多成本。

挑戰:不愿在舊工業中采用傳感器技術

如今,大多數行業仍在使用未配備傳感器的十年歷史的機器上運行。這是由于無法提供即時解決方案以及每個行業在其要求方面的差異。此外,還需要一個敏銳的知識來理解每臺機器的功能和要跟蹤的指標。通過反復試驗確定正確的傳感器及其合適的安裝位置;以及收集,過濾和解密收集到的數據的計劃。工業界認為,此過程很復雜,而且成本很高。他們認為傳感器會使設備更加復雜。

液位傳感器市場在2019年占據最大份額

2019年,液位傳感器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和測量液體,散裝固體和其他流體的液位。液位測量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點值的形式。由于各種因素,例如對精度,外觀,響應率的需求,因此需要使用液位傳感器。易于校準儀器;儀器的尺寸;監視和/或控制連續或點級別。

接觸式市場在2019年占據最大份額預計到2019年,接觸型傳感器市場將在整個工業傳感器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接觸液位傳感器涉及設備(包括接觸型工業傳感器)與介質之間的物理接觸。接觸式液位傳感器中使用的技術是磁阻,振動探頭,靜液壓,磁浮和機械浮選,氣動,旋轉槳葉,電阻鏈以及重鏈。接觸式傳感器中最常見的一些類型是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等。

亞太市場占有最大份額

就價值而言,亞太地區在2019年主導了工業傳感器市場,按區域劃分占整個工業傳感器市場的最大份額。由于中國是世界主要工業區之一,預計到2025年,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將創歷史新高。亞太地區市場的主要國家是中國和日本。未來幾年,亞太地區將有大量的機會從工業領域創收。

主要市場參與者:

羅克韋爾自動化(美國),霍尼韋爾(美國),德州儀器(美國),西門子(德國),博世Sensortec(美國),松下(日本),意法半導體(瑞士),First Sensor(德國),安費諾公司(美國),集成設備技術(美國),TE Connectivity(瑞士),Omega Engineering(美國),Sensirion(瑞士),Ams AG(奧地利),Microchip(美國),NXP Semiconductors(荷蘭),Teledyne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美國),Figaro工程inc(日本)和Safran Colibrys SA(瑞士)是主導工業傳感器市場的幾家主要公司。

來源:MM新自動化與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