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樱桃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_国产乱码精品_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動態

從單車智能到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要邁出哪些坎

發布時間:2021-09-29 14:30:59

一鍵掃臉享受乘車無感服務、零等待無縫換乘、24小時主動出行有保障……智能網聯汽車毋庸置疑能滿足你對未來交通出行的所有想象。

一鍵掃臉享受乘車無感服務、零等待無縫換乘、24小時主動出行有保障……智能網聯汽車毋庸置疑能滿足你對未來交通出行的所有想象。


當前,汽車產業轉型正在加速,自動駕駛已從單車智能慢慢向智能網聯邁進,智能網聯汽車是整個產業發展或者說產業升級的方向。日前工信部又重磅推出《關于加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發布時間正值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口召開,關于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智慧城市賦能的話題受到了會場內外的高度關注。


從單車智能到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還要邁出哪些坎?與會嘉賓表示,智能網聯汽車多個關鍵環節的破解,是產業鏈上下游需要加緊攻關的一大課題,其中,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成為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差異化競爭力的核心矛盾點。


數據安全關系國家安全


車聯網是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與汽車、電子、道路交通運輸等領域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智能網聯汽車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車、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的新一代汽車。


數據顯示,中國智能網聯車2019年市場滲透率約為35.3%,隨著自動駕駛及網聯技術的升級,2025年市場滲透率將達到75.9%,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智能網聯車市場。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車聯網安全部副主任劉冬在大會上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整體發展,安全問題首當其沖,這涉及國家整體安全,必須全面統籌車聯網的安全和發展。”


劉冬指出,“車聯網的網絡安全迥異于傳統信息系統網絡安全,以及工業控制系統或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它帶來了一個新型的安全業態,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新型的安全防護和建設理念。”


車聯網的網絡安全問題源于其多個特性,包括與人身安全的強相關性、多網融合風險帶來的蔓延特性。劉冬說,“未來車輛一旦被惡意控制,將會給交通安全帶來很大危害。根據預測,黑客只要入侵20%以上車輛即可造成一個城市的交通癱瘓。”


“車聯網涉及的數據類型多,且分級困難,包括車內數據、行車軌跡、路側地理信息,以及云端處理的一系列相關數據。車聯網數據安全管理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劉冬說。


近年來發生多起電動汽車交通安全事故,引發輿情事件和社會廣泛關注。劉冬談到智能網聯沙盒監督這個難敏感問題時說,自動駕駛一旦發生安全風險,責任歸屬于汽車端還是個人端,目前尚屬于模糊地帶。此外,車輛使用過程中的OTA升級帶來的行駛安全、信息安全等也給事故溯源帶來可欺騙性或不確定性。


“從單車智能到智能網聯,實際是汽車網絡從封閉到開放的狀態。開放后帶來的風險將遠高于發展前期所預估的后果。”劉冬提出,希望相關行業的專家和企業共同來支撐車聯網安全管理體系和技術路徑,以及相關政策的落地實施。


“電動汽車數據安全不僅是一個企業的責任,更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基石。”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以遠程視頻方式在大會上分享關于電動汽車數據安全的觀點時,與劉冬不謀而合。


核心技術呼吁中國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網聯車所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包括大算力芯片、傳感器技術、高精度定位和計算平臺等。自去年下半年,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問題已初現端倪。今年以來,全球多家汽車制造商因“缺芯”被迫停產或減產。如何破解缺芯難題、保障汽車芯片供應鏈安全?在這場變革人類傳統出行方式的產業性革命中,如何以中國技術、中國方案快速成長“破圈”?這是擺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又一道難題。


“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高性能智能芯片的角斗場。”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地平線總裁陳黎明說。他表示,智能汽車的創新發展,主要是靠軟件的快速迭代來支撐。在功能實現的過程中,需要高性能的芯片來支撐高性能的發展,而且,高智能的芯片在中國的發展非常快。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則指出,外部沖擊下的芯片產業鏈安全問題依然突出。苗圩表示,安全車控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基本被國外原始設備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掌握,設計、開發、驗證等工具也主要來自歐美,車載操作系統底層技術方面國外企業同樣占據相對優勢。此外,自動駕駛安全問題的凸顯,對企業的研發、測試驗證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陳黎明認為,由于自動駕駛技術“軟硬分離”,開放、融合、合作、創新的生態一定是今后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希望業界通過開放、融合共同創新,打造一個好的生態,用產品服務好客戶,這樣才能做出更多的創新,一起走得更遠。


一方面是汽車端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是環境端即智慧城市交通系統。在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看來:“智慧城市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之間一定是相互促進的。正如有了智能網聯汽車,就需要交通新基建,而交通新基建則會給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新的應用場景。”


“新基建和汽車的發展一定是協同共存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李喬特別呼吁,城市的管理者、運營公司、運營主體,應以前瞻性眼光加快網聯基礎設施的部署和建設。


打造智能新能源面向未來的汽車


“當前驅動汽車產業變革的三大動力是電力驅動、智能網聯和低碳出行。要建立面向未來出行的新能源汽車、智慧能源和智能交通產業,提升汽車產業及關聯產業的融合創新能力。”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大會上表示。


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應用,以智能網聯技術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性、適用性和舒適性,為用戶提供安全、綠色、高效、便捷的智慧交通出行體驗。智能和新能源結合將催生汽車產業新生態,重構全球產業鏈,在碳中和愿景及后疫情時代,要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共促產業發展。在此次大會上國內外嘉賓形成共識。


從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角度,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出四條舉措。


首先,以系統思維、協同方式推動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節能減排。相里斌表示,實現汽車產業碳達峰、碳中和不僅需要本身的技術突破,還需要其他相關技術如輕量化材料、自主式交通等共同進步。他介紹,科技部通過國家科技計劃,針對智能制造、可再生能源、先進儲能與智能電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綠色回收和再利用、智能交通等降碳、零碳技術等進行了系統部署,協同推進綜合集成應用示范,支撐汽車產業形成碳減排的強大技術合力。


其次,把大力發展動力電池作為主攻方向。相里斌介紹,“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全力支撐全固態動力電池研究和動力電池熱擴散安全等瓶頸技術研發。同時,還將重點支持車網互動的研發和示范,努力突破車路云協同感知、智能充放電融合技術,進而助力能源互聯網建設。


再次,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在交通領域的主要載體,大力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對于汽車產業碳減排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相里斌表示,科技部將針對行業痛點,布局新結構新體系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技術研發,突破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面臨的電堆功率密度、壽命、成本、可靠性等難題。同時,協同推進氫全鏈條技術、電解水制氫等技術攻關,著力解決綠氫存儲和遠距離運輸等問題。


此外,萬鋼特別提到,應發揮海南交通綠色低碳轉型的先導和標桿作用。海南正在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快自由貿易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可充分利用海南的先天條件,全方位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應用,高質量建設全島智慧低碳出行服務網絡,高水平構建全球開放的基于5G通信車路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向世界貢獻國際旅游島的交通電動化和低碳發展中國方案。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