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評出“2021年10大科研決定性時刻”,中國團隊成果入選
發布時間:2021-12-20 22:36:22
當地時間12月14日,Nature雜志發布了2021年科學研究中的10個決定性時刻,以下為詳細內容:
當地時間12月14日,Nature雜志發布了2021年科學研究中的10個決定性時刻,以下為詳細內容:
一、新冠變種威脅疫苗保護性
新冠疫苗在很大程度上能防護2020年末和2021年初出現的變種,這些變種后來被命名為Alpha、Beta和Gamma。但隨后出現了Delta。11月下旬,最新的令人擔憂的變種Omicron出現了。
二、探索火星
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于2月18日降落在這顆紅色星球上,開啟了火星探索的新時代。中國的祝融探測器于5月15日著陸,作為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的一部分。今年年初,在其第一次行星際任務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將其希望號航天器送入環繞地球的軌道,最終拍下了火星“極光”的照片——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的紫外線輻射。
三、首個μ介子
4月7日,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附近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參與Muong-2實驗的研究人員報告說,μ介子——大而不穩定的類電子粒子——比最初預測的更具磁性。如果它們成立,并且理論與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這可能標志著自50年前發展以來的標準模型第一次未能解釋觀測結果。
四、阿爾茨海默病藥物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18年來首個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新藥,這讓受到這種毀滅性疾病影響的人們感到興奮,但也激怒了一些研究人員。盡管一個咨詢小組以壓倒性多數反對這種藥物的批準,FDA還是批準了,這一舉動導致顧問辭職,隨后,聯邦政府對該決定進行了調查。
五、CRISPR首次直接用于人體臨床實驗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自問世以來,一直被吹捧為治療疾病的游戲規則改變者。6月26日,馬薩諸塞州劍橋的Intellia Therapeutics和塔里敦的Regeneron,對6名患有一種罕見疾病——轉甲狀腺素淀粉樣變性病(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的人進行了試驗,所有的參與者都經歷了畸形蛋白質水平的下降ーー其中兩個接受了高劑量的蛋白質水平平均下降了87%。
六、DeepMind用AI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破解生物界50年重大難
今年7月,谷歌DeepMind宣布它們使用AlphaFold2成功預測了幾乎所有人類表達的蛋白質結構,以及其他20種生物幾乎完整的蛋白質組。研究人員表示,2021年超過35萬種蛋白質結構的釋放(其中許多結構從未被形象化)有可能引發生命科學的革命,因為這些結構掌握著疾病的秘密,并成為藥物的靶標。
七、是否需要大面積接種加強針?
當富裕國家開始認真考慮是否向已經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群注射加強劑時,研究人員也開始質疑是否有必要實施這一步驟。研究人員指出,當低收入國家只有7%的人接受單劑量疫苗時,變異體將在受感染個體中繼續演變。盡管有證據表明疫苗免疫力在高傳染性Delta變異株面前正在下降,但疫苗注射通常依然可以保護人們遠離住院和死亡。盡管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呼吁富裕國家暫時不要為更廣泛的人口提供疫苗支持,直到低收入國家有更多的人能夠接種第一劑疫苗,但一些國家還是采取了行動。
八、IPCC氣候報告警告
50年一遇的極端天氣將來得更頻繁。
8年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首次對氣候科學進行了綜合評估,并描繪了一幅殘酷但清晰的地球健康狀況全景圖:如果政府不采取行動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對全球社區造成嚴重破壞的、創紀錄的干旱、野火和洪水只會變得更糟糕。報告稱,與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地球已經升溫了1.1 °C,按照目前的排放水平,未來十年內可能會超過1.5 °C,如果達到2 °C,以往50年一遇的極端溫度事件將會每隔幾年發生一次。
九、阿富汗科研人員的擔憂
由于塔利班在1996-2001年統治期間施行的侵犯人權行為,全國各地的許多人——尤其是婦女和那些與美國支持的政府有聯系的人——對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感到絕望。他們擔心研究項目的未來,以及在新體制下是否會失去學術自由。如今,阿富汗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基本上仍處于關閉狀態。許多研究人員試圖離開,因為他們覺得沒有被塔利班重視,或者受到他們的威脅。
十、針對氣候變化承諾的質疑
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政治家們給出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承諾,而且在11月初的談判后,同意進一步減排,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196個政府簽署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承諾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45%。但是,研究人員表示,就算這些承諾得以全面實施,全球溫度仍將比工業化前的水平升高2.4攝氏度。而且許多人懷疑,各國政府是否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
來源:學術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