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科技司:以更加精準務實舉措抓好產業科技創新工作
發布時間:2022-01-17 16:40:52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會議指出,2021年以來,全系統扎實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深入實施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圓滿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要聚焦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目標,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最重要的位置,統籌推進強鏈補鏈、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務供給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新媒體“工信微報”推出“落實工作會精神 推動高質量發展”欄目,刊發工信系統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請關注。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會議指出,2021年以來,全系統扎實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深入實施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圓滿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要聚焦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目標,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最重要的位置,統籌推進強鏈補鏈、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務供給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新媒體“工信微報”推出“落實工作會精神 推動高質量發展”欄目,刊發工信系統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請關注。
以更加精準務實舉措抓好產業科技創新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圍繞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聚焦主責主業,強化責任落實,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制造業標準體系建設日益健全,產業技術基礎持續夯實,新興產業加快創新發展,全力實現“十四五”產業科技創新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2022年,科技司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要求,圍繞工業穩增長,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組織實施好“十四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實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提升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層次,邁出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新步伐。一是堅持高起點組建、高標準管理、高水平運用,聚焦重大戰略需求加大布局力度,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在關鍵領域培育建設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中心,推動構建多層次、網絡化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強化責任擔當,推動制造業創新中心更好發揮樞紐功能,打造產業發展戰略科技力量,加強與產業鏈大中小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接,完善產學研用深度協同的創新模式,提升共性技術供給水平。二是發揮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引領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做優做強部重點實驗室,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加強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面向典型場景應用,構筑新興產業生態新優勢。一是深入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綜合運用揭榜、賽馬等機制,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迭代,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加強與農業、衛健、交通等部門的政策合力,實現“1+1>2”的產業推動力,人工智能技術對實體經濟賦能作用明顯增強。二是堅持“政策聯動、先導帶動、價值驅動”,用好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專委會機制,促進交通基礎設施與信息基礎設施協同推進,加快5G+車聯網發展,打造產業創新聯盟,充分挖掘車聯網的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系統推動車聯網創新生態建設。三是建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探索有利于創新成果應用的新機制、新模式,構建研發-產業-應用“快車道”,加快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的產業集群。
做好重點領域標準體系規劃布局,實現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一是組織實施高端裝備制造標準化強基工程、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穩鏈工程、新型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工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強化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標準化研究布局,加快產業鏈關鍵標準研制應用。二是持續優化標準體系供給結構,優先支持重點領域標準和基礎通用類標準研制,做好量大面廣的技術和產品標準制定,加快修訂老舊落后標準,逐步減少一般性產品標準數量。三是持續深化國際標準合作,以我國標準在國內市場的實際應用為基礎,支持企業、行業協會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強化國際標準化人才梯隊培養,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強化全面質量管理,促進產品可靠性達到新水平。一是開展質量管理升級行動,以組織企業實施數字化質量管理和關鍵過程能力提升為抓手,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質量管理實施指南(試行)》,推動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夯實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技術基礎能力。二是實施重點產品可靠性“筑基工程”和“倍增計劃”,聚焦機械、航空、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基礎零部件、關鍵元器件及重點產品,利用我部產業基礎再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項目,突出可靠性攻關任務,提出考核要求,總結推廣一批可靠性解決方案,提高企業關鍵環節質量管控水平。
提升知識產權供給質量,探索創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新路徑。一是研究建立制造業高價值專利跟蹤評估機制,指導行業以“規模以上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每億元營業收入高價值專利數(件)”指標為切入點,從市場角度開展科學、高效的知識產權評價,引導和激勵行業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二是在重大項目、重大工程中,引導企業加強專利、商業秘密、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成果的統籌布局。培育500家以上知識產權運用試點企業,通過制造業知識產權大課堂等活動推廣典型案例。三是開展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試點,依托地方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集聚區,構建“中心+承載區+平臺”模式,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落地運用轉化。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