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加快發展第三代人工智能,推動應用更加安全和公平2021-12-20 23:11:11
12月4日-5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主辦的2021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在以“人工智能技術前沿與治理”為主題的論壇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學術委員張鈸從人工智能治理角度,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道路。
工信部組織開展2021年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申報工作2021-10-25 10:50:34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1年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任務揭榜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與有關部門、地方及金融機構等加強協同,加大對揭榜優勢單位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試點示范等多種手段加速揭榜成果
工信部: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進行新興產業鏈布局2021-09-29 16:27:29
9月13日上午,國新辦就“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2021-09-29 16:23:56
9月25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以下簡稱《倫理規范》),旨在將倫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為從事人工智能相關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關機構等提供倫理指引。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演講:人工智能產業治理與創新發展2021-08-24 10:40:50
這方面我們做了初步工作,這也是我們博士生做的工作,是主流的方法。想辦法通過學習,把編碼在那兒,所有馬的模型建立在隱變量里面,學習了很多馬的模型,采樣隱變量。所以,實際上這個模型是通過無監督學習或者預訓練來建立的,目前大家也做了很多工作。
6G、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2021-08-06 08:42:44
可靠的數據連接對于日益智能化、自動化和無處不在的數字世界至關重要。移動網絡將創造一個實現人與車輛、傳感器、數據、云資源和機器人代理完全互連的、智能化數字世界。
人工智能發展與數據安全挑戰2021-01-05 16:42:55
人工智能發展和數據安全問題日益深度交織融合,影響用戶隱私、公民權益、商業秘密、知識產權、社會公平、國家安全等各個方面,數據安全問題已然成為人工智能全面新發展的重要制約瓶頸和亟需突破的關鍵挑戰。
陳左寧院士: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的七大發展趨勢2021-01-05 16:33:10
據介紹,人工智能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程。從符合主義到連接主義再到行為主義。符號主義主要是用公理和邏輯體系搭建一套人工智能系統。連接主義源于仿生學,主張模仿人類的神經元,用神經網絡的連接機制連接人工智能。行為主義控制論意為假設智能取決于感知和行動。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格局、潛力與展望2020-11-18 11:22:2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方法賦予機器模擬、延 申和拓展類人的智能的能力,本質上是對人類思維過程的模擬。AI 概念最早始于 1956 年 的達特茅斯會議,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實現大規模的應用和推廣。近年來, 在大數據、算法和計算機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能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據中 國電子學會預測,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將達到1630億元,2018-2022年CAGR達31%。
方濱興院士:人工智能安全之我見2020-10-21 15:03:40
人工智能在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在重塑人類安全的未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新技術和安全有什么樣的關系?當一個新技術應用于安全時會存在如下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