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組織開展工業重點產品碳足跡標準交流暨2024年全國低碳日活動2024-05-23 17:09:18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加快提升工業領域產品碳足跡管理水平,促進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2024年5月15日,在第12個“全國低碳日”之際,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組織部綠色低碳標準化總體組秘書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召開工業領域重點產品碳足跡標準交流會。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機械、輕工等行業標準化機構、研究機構、有關企業代表近300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下達2024年國家工業節能監察任務的通知2024-05-23 17:08:17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工業節能監察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24〕40號,以下簡稱《通知》),在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送基礎上,我部確定了2024年度國家工業節能監察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 “百城千園行”活動的通知2024-05-23 17:06:55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和規模化應用,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勢,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地市縣域落地普及,促進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組織開展2024年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以下簡稱“百城千園行”活動)。
三部門關于印發《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試行)》的通知2024-05-23 17:05:18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等部署要求,加快實施制造業供應鏈提升工程,推動現代供應鏈體系深度嵌入制造業產業鏈,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組織編制了《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試行)》,現印發給你們。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的通知2024-04-24 05:00:41
根據《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組織開展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
深度 | 數字孿生車間制造運營管理平臺2024-04-24 04:28:29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提升企業供應鏈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是當前復雜多變宏觀環境下企業關注的重點。科學高效的運營管理體系能夠提升制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保障制造企業能力的穩定性,是企業正常運轉和發展的關鍵。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制造企業緊抓時代機遇轉型升級,數字孿生作為實現信息空間與物理空間深度融合的重要使能技術。已被應用于制造業數智化升級改造中,其運營管理方式也從制造信息化管理向著數字化運營管理升級,制造運營管理(MOM)面臨著精益化、柔性化、智能化發展需求。
一文詳解制造業10大系統集成:SCADA、MES、PLM、ERP、SCM、WMS、APS等關系2024-04-24 04:07:39
經常遇到很多系統,比如:MES、ERP、SCM、WMS、APS、SCADA、PLM、QMS、CRM、EAM,這些都是什么系統?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智能制造:概念演化、體系解構與高質量發展2024-04-24 03:56:14
智能制造承載著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智能時代各國科技競爭的核心場域。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著力點,智能制造關乎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全球地位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制造高階水平邁進是我國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實現制造業由大到強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是重塑中國制造新優勢、強壯中國制造業筋骨的題中之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2024-04-24 03:53:21
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有利于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對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2024-04-24 03:51:38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以及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要求,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項目,促進企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