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讓數據成為提升企業盈利水平的生產要素。與數據打交道經驗豐富的互聯網科技企業要成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得力助手,做好生態共建和產業共創,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連接更多的合作伙伴,用融合創新提供前沿技術,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豐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工具箱。
《數字科技前沿應用趨勢》研究項目中的很多預判已成為行業熱點。新的一年,繼續聚焦近未來有望落地的科技趨勢,先后訪談了重點領域的科學探索獎獲獎人、業界權威專家,以及騰訊8大科技實驗室的科學家和重點業務方向的專家,凝練出三大類、十個重點方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工業物聯網 第三節 工業機器人 第四節 3D打印技術 第五節 RFID射頻技術 第六節 云計算與大數據 第七節 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技術 第八節 智能制造的信息安全技術
展望2022年,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宏觀政策更加靈活精準,預期中國經濟將繼續復蘇,復蘇動能也將逐步由外需拉動向更多內需驅動轉換。報告預期中國經濟2021年增長8.0%,2022年增長5.2%。2022年中國經濟在保持增長的同時,有十個宏觀趨勢值得關注。了解這些宏觀趨勢有助于幫助企業把握市場發展方向,更好地發現機遇。
信通院&華為:超級自動化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2022年) 點擊下載
本報告重點對超級自動化的概念范圍、技術體系、應用場景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概念范圍上,通過對比分析多方給出的相關概念,明晰了超級自動化的定義,并闡明其與傳統自動化在要素、技術和應用上的重要區別。技術體系上,點明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流程挖掘、智能業務流程管理等超級自動化關鍵技術,以及云數智等支撐技術對超級自動化發展的深刻影響。應用場景上,介紹了超級自動化在財會、人社等通用場景和金融、政務等專用場景上的應用模式,給出多方探索應用的超級自動化實踐案例。最后,本報告指出了當前超級自動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及挑戰,給出建議并提出參考模式。
醫藥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十四五”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醫藥工業向創新驅動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本規劃。
報告根據科技與IT行業內外部的最新變化,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總結:首先,需求影響供給的客觀規律在科技領域更加顯著,需求上的增減、融合和分裂,都對供給側廠商提出了更快速敏捷的要求;其次,為滿足上一輪需求做的技術研發、架構調整和業務布局,又會反過來推動新需求的誕生。在這樣往復的供需磨合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2021年中國科技與IT行業可喜的變化:更加務實、更加落地、更加貼近需求、更加人性化……
今年十大科技趨勢中有離生活更近的趨勢,譬如人工智能改變醫療的方式,讓一般人能夠享受到精度更高、體驗更好的醫療服務;也有離產業更近的趨勢,譬如柔性感知機器人的產業化,讓機器人技術能夠被使用到更廣泛的場景中。這些科技趨勢讓大眾了解到科技正在解決什么問題,而這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科技發展,讓大眾更能直接感受科技帶來的美好。
2021年以來,我國工業生產總體保持恢復性增長的發展態勢,投資增長勢頭穩定,投資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創新活力持續增強,增長引擎加速轉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集群化發展深入推進;工業對外出口形勢較好,外需替代效應持續明顯,工業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分析PLC/DCS/變頻器/步進/伺服